首页

苏曼女王在线

时间:2025-05-23 15:25:38 作者:市场监管总局:全面清理涉企收费政策 对不合规收费项目应废尽废、应调尽调 浏览量:63524

  中新网扬州12月7日电 (朱晓颖 崔佳明)7日,2024中国·扬州木版年画学术交流会在扬州金陵大饭店举行,逾50名木版年画专家学者、非遗传承人等相聚在江苏扬州,共同探讨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意义。

12月7日,逾50名专家学者齐聚江苏扬州,探讨春节木版年画保护传承。 扬州博物馆供图

  年画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辞旧迎新、驱邪避灾、迎福纳祥、道德教化等多种功能,一直以来广受欢迎。它起源于远古时的原始宗教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不断传承创新,绵延千载。早在汉代时,年画便已出现了门神雏形。此后,随着唐代佛经版画的发展、雕版技术的成熟,以及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,木版年画于宋代逐步普及,并在明清之际步入成熟发展期,日臻繁盛。

年画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辞旧迎新、驱邪避灾、迎福纳祥、道德教化等多种功能,一直以来广受欢迎。图为扬州博物馆展出的年画。    扬州博物馆供图

  “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、发达的雕版印刷技艺、高超的书籍插画艺术,以及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,扬州木版年画在明代中期应运而生,于清代康乾时期得到长足发展,并于清嘉道年间至民国时期达到鼎盛,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。”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在交流会上说,得益于便利的交通条件,扬州木版年画注重南北交融,呈现出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风格,并在构思立意、题材内容、艺术风格、刻印技术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。在扬州博物馆的不懈努力下,2023年11月扬州木版年画成功入选江苏省《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·扩展项目名录》,进一步推动了扬州木版年画的保护、传承和利用工作。

春节,中国人贴春联、贴门神习俗历史悠久。扬州博物馆供图

  交流会上,专家学者从比较视域下长江流域木版年画的典型代表及艺术特色、大运河流域的木版年画研究、木版年画的收藏现状和保护措施、木版年画在新时代的活化和创新实践、实现木版年画大众化和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、传统木版年画的海内外传播与影响六个方面进行交流。

  扬州文化学者周鑫说,雕版年画这个符号从远古“结绳记事”便已经产生,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迁,无论是北方的杨柳青、凤翔、杨家埠还是南方的桃花坞、绵竹等地,都有着极其精彩的雕版年画作品,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。

  春节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,今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,决定将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  “张贴年画是传统春节的习俗,在当代如何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,需要有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,包括数字化呈现、年画文创产品的开发等。”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杰如是说。

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迎接2025年春节到来,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,“年年有福”扬州木版年画展在扬州博物馆开展。扬州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此次展览遴选百余件(套)馆藏文物精品,以全面展现扬州木版年画的发展简史、工艺流程和区域特色,期待观众在品赏五彩斑斓的年画艺术之余,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。(完)

【编辑:刘欢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官员:逾10万人经人才计划来港

“数字化转型已成全球趋势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教授梅宏提出,当前,各个业态需要围绕信息化的主线进行深度的协作、融合,实现自身的转型变革。

最后的军礼!山西省军区直属队举行2024年秋季士兵退役仪式

珠江委分析认为,受“小犬”影响,6日至8日,珠江流域东部将出现较强降雨过程,累计降雨量将有100毫米至250毫米,局地可能超350毫米,东江、韩江、粤东沿海诸河等可能出现涨水过程,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、山洪灾害和城乡内涝风险较大。

眺望时光消逝 《戈麦全集》研讨会举办

“对于糖尿病患者和有糖尿病风险的人来说,建议以全谷物为主,适度烹调,不宜烹调得太过软烂。”吴佳表示,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可以选择一些耐咀嚼的全谷物,不要打成糊、做成粉去吃,可以做成糙米饭,在能接受的范围内煮得硬一点,这样升糖速度相对会比较慢。

(两会访谈)专访最高检张相军:行政检察案件总量倍增 “为民”亮点纷呈

相关计划早前收到26个工程合约的申请,涉及共5251个输入劳工配额。经跨部门小组审批后,有6个合约的申请因不符合计划基本申请条件而未能获批。

新疆和静县第二十四届东归那达慕大会开幕

更广合作机遇。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“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”,中方将继续扩大自主开放,扩大商品市场、服务市场、资本市场、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;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,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“清零”要求。中国已同24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,对16国实施单方面免签,还将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。中国将继续扩大制度型开放,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,形成更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,为越来越多国家带来互联互通、“双向奔赴”的广阔合作机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